返回

我有科研辅助系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452 大会风云人物,力压全场(求订阅)(第5/9页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p;emsp;而假如一个学生把组里全部的3o篇文章,都挂上了一作或二作,就说明组里的全部工作,这个学生都是主要参与者。

      这是非常夸张的现象,表明这个学生的实际贡献量,大概率已经过了课题组的导师。

      在场的老师们顿时明白,为什么魏兴思要力推许秋了。

      如果文章冠名完全是按照贡献来的话,现在许秋的成就,已经在魏兴思之上。

      许秋演讲结束后,台下爆了热烈的掌声,此起彼伏,大约持续了半分钟才停下。

      许秋对自己的汇报也很满意,此时的状态很轻松,内心吐槽着:“这是看我只讲了29分半,所以要用掌声强行给凑到3o分钟吗?”

      掌声停下后,魏兴思起身说道:“对于许秋的汇报,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?”

      话音刚落,就有数人举起了手,魏兴思左右看看,最终随意挑选了一位。

      被选中的“幸运儿”许秋并不认识,男性,年龄约莫三十岁出头,长相没有什么特点,可能是一名青椒学者,也可能是被课题组派过来参会的博士后。

      这位陌生青椒学者先是点评了一句:“表的文章都非常厉害,工作做的也很系统。”

      随后问道:“这篇《自然·能源》的文章是刚刚被接收吗?我刚才在网上没有检索到。”

      许秋一听这问题,就知道对方多半和魏兴思不熟,不然他大概率会从魏老师那边收到一份打印出来的《自然·能源》文章。

      不过,许秋还是认真回应:“是的,上周五刚收到编辑的消息,估计文章的电子版会在一个月后上线。”

      陌生青椒学者追问道:“那方便把文献给我一份吗?另外还有《焦耳》的综述文章,也可以给我一份吗?”

      “没问题,会后我给你一个拷贝。”这种都是小事,许秋当即点头应下。

      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购买全部的期刊资源,比如魔都综合大学就没有买《自然》系列的期刊电子版,大概是因为太贵了。

      平常许秋他们想要下载《自然》系列的文章,要么求助图书馆,利用全国的高校、研究所的学术资源来找文献,要么自己邮件找作者要。

      就像许秋刚被接收的《自然·能源》文章,日后如果他想看自己的文章的话,都需要付费才能看。

      有点类似于网文,作者想要看自己作品,或者在付费章节本章说,也要先订阅才能,就很……正常,因为版权并不归作者所有。

      “谢谢,”陌生青椒学者道了声谢,终于进入正题:“许秋,我看到你展望部分列举的内容比较多,可以具体针对器件稳定性方面讲一讲吗?”

      “当然可以。”许秋推测这位青椒多半是专门做稳定性相关的研究,便通过想法加举例说明的方式,回应道:“方法还是比较多的,可以引入聚合物受体作为第三组分,比如在二元体系中加入少量的n22oo……,可以设计具有非共轭中央单元的受体分子……,还可以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许秋并没有藏私,把当下常见的提高器件稳定性的方法都分析了一遍,同时还把自己最近从徐正宏那边nc工作中得到的灵感,也给讲了出来。

      这位比较有礼貌的陌生青椒学者原地消化了一会儿,点头说道:“谢谢,我没有问题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随后,魏兴思又叫起一位举手提问的学生。

-->>(第5/9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