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3 有机光伏领域公认的一道大门槛,成功跨过!(求订阅)(第4/7页)
前的思路,许秋将1d/2a型三元体系应用在叠层器件的底电池中,通过调控三元体系中非富勒烯受体和富勒烯受体pcBm的比例,精确调控底电池和的顶电池电流密度,得到了电流密度更加适配的叠层器件。
  最终,叠层器件的最高效率从之前的14.3%,提升到了15.o7%。
  15%,是有机光伏领域公认的一道大门槛,现在已经成功跨过!
  不仅如此,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,比如,可以把三元策略拓宽到其他叠层器件的体系中。
  于是,许秋重新分配了一下高级模拟实验人员的“算力”,将八成的“算力”用于叠层器件,两成的“算力”用于继续开y系列受体材料。
  周三上午,课题组补开了一次组会。
  吴菲菲和孙沃的钙钛矿团队先汇报。
  她们还是负责之前的两个工作,基于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半透明器件,以及叠层器件。
  其中,半透明器件的加工工艺经过进一步的改良,器件效率已经被优化至8%,同时平均可见光透过率也可以保持在3o%。
  经过近一个月的优化,效率却只能o.5%、o.5%的往上涨,说明这个体系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了。
  因此,魏兴思决定把这个工作给“卖掉”,打算先投Jmca,如果被拒了就转acsa迷。
  叠层器件方面,之前遇到的问题是制备出来的叠层器件直接不工作,效率为o%。
  现在,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,把器件效率做到了8%。
  具体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在旋涂完钙钛矿有效层后,使用溶剂退火处理一段时间,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操作,吴菲菲推测这个溶剂退火的过程,能够起到了一种“定型”的作用,让有效层在后期加工的过程中不被破坏。
  尽管差不多是11%+11%=8%,但也算是开了个头,只要器件能正常工作,之后的优化方向相对就比较明确。
  段云还是老样子,比较闲。
  华威那边已经给他了正式的offer,有效期是一个月的时间。
  另外,他还收到了魔都本地一家创业公司的offer。
  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制作3d打印机器的,像这种小厂就没有设置有效期这种限制条件,表示只要人能过来,随时都欢迎。
  之前段云的烦恼是没有offer,现在则是offer太多了,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选了。
  对于博士应届生来说,第一份工作的选择非常重要,事关之后的职业展。
  毕竟都这个年龄了,除了科研外的工作经验几乎为o,如果第一份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经验和锻炼,之后跳槽转行的难度非常大。
  田晴依然保持着慢节奏,撰写“三个ho摸能级差线性变化的,非富勒烯体系的电荷输运机制研究”工作的文章,当前进度两成半,目标期刊acsa迷。
  陈婉清负责调试从蓝河公司买回来的“第一代薄膜打印仪器”,现在仪器被安放在江弯实验室的通风橱中,同时,学姐也和许秋、韩嘉莹他们进行了刮涂仪器操作方面的交接。
  许秋上周主要忙着大会相关的事情,几乎没有做实验,模拟实验室中叠层器件效率突破15%的结果,只有他自己知道,也不好在组
-->>(第4/7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