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9 叠层器件再次突破,面试准博士生(万更求订阅)(第9/11页)
他们才大二,还都是孩子啊。
  要不要摧残他们呢?
  正在这时,魏兴思突然出现了216的门口:“许秋,来我办公室一下。”
  许秋问道:“什么事啊?”
  魏兴思解释道:“有一个东伐大学的硕士生,打算到我们这边读博,我看他过来的简历还可以,就让他过来聊聊,计划是接陈婉清的班,所以他如果过来的话就归你管,你来一起看看,今天就当做是面试了。”
  “好啊。”许秋眼前一亮,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啊。
  随着组里不断表高质量的文章,加上及时维护课题组网站,现在组里的名气已经打了出去。
  魏兴思那边经常能收到一些硕士三年级学生的邮件,表示有意向过来读博。
  申请者全部都是外校的学生,因为本校的直博生,也就是韩嘉莹那一届的,现在都已经确认了导师,想挖墙脚的机会比较小了。
  不过,魏老师之前收到的申请,没有看到一个满意的,因此全部都拒绝了。
  魏兴思当时自认筛选简历的要求“不高”,只有三点。
  先看文章,要求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表过一篇scI一区或者二区的文章。
  因为三四区的文章和一二区文章要求不一样,不说实验工作方面,单单语言方面,三四区文章对语言的要求相对一二区的文章会低很多。
  要是没有过二区以上文章经验的话,多半还需要从头开始培养他们写高档次文章的能力,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。
  哪怕有不错的英语水平,也需要消耗很多时间。
  比如孙沃的一篇acsa迷,光写文章就写了一个多月,快两个月时间。
  而同样的活交给许秋,可能只需要一周不到的时间,工作效率差了四五倍不止。
  其次,看出身,也就是本科、硕士期间的学校。
  魏兴思觉得至少得有一个是985吧,最好本科是985。
  最后,看英语成绩,要求ceT6达到5oo+。
  这也是院系定下的最低标准,要是英语太差,日后改文章的时候会非常痛苦。
  不过,前段时间拒的人太多了,也让魏兴思现外校的生源,想要同时达成三种条件的难度可能有些高,要是一直保持高要求,结果最终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,那就尴尬了。
  于是,魏兴思便把标准降低了,三条达成两条即可。
  这次的候选人,就是只满足其中两个条件的。
  对方来自东伐大学,虽然不是985,但其他方面足够优秀,硕士期间表过一篇aFm综述,一篇acsa迷,拿到了国家奖学金,英语成绩ceT更是有6oo+。
  而且,东伐大学和魔都综合大学的材料系合作比较紧密,常年往这边传递不少人才,像组里的吴菲菲就是东伐大学的,魏兴思对来自东伐大学的学生也有天然的好感。
  再加上东伐大学刚好就在魔都,过来比较方便。
  因此,魏老师便让对方周末过来一趟,见面聊一聊。
  值得一
-->>(第9/11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