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太玄学宫,终将离秦(万更求订阅!)(第12/13页)
  “无非是在说人做事要尽力而为,不过,成与不成,便全看天意了。”
  叶千秋闻言,朝着四周看去,笑道:“还有没有人,有其他的看法?”
  这时,只见坐在林中许久不言的李斯站了起来。
  只见李斯朝着叶千秋微微一躬,然后朗声道:“斯以为,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人谋。”
  “唯有人谋在前,天成在后,方才有成。”
  “若无人谋,岂有天成?”
  林中一众士子闻言,尽数皆是眼中一亮。
  吕不韦和蔡泽听到李斯此言,亦是对视一眼。
  李斯不愧是论战大才荀子门生。
  一句,若无人谋,岂有天成。
  已经是在说人道与天道之间,人道好像更重要一点。
  叶千秋听到李斯之言,笑着说道: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,这里的人即为人道,而天,即天地之道。”
  “李斯说,若无人谋,岂有天成。”
  “然则,我却是要说,人谋与不谋,天成依旧存在。”
  “人谋的作用,在于人是否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天。”
  “天命不等于同宿命。”
  “人道可变,天道难易。”
  叶千秋的朗声之言,落在林中士子的耳中,令人震耳欲聋。
  一句“人道可变,天道难易”让一众士子都仿佛听到了浩渺的道音。
  吕不韦听到此言,亦是微微一叹,不禁想起了他这一生。
  林中的问答还在继续。
  太玄学宫里的微风,吹拂的更远了。
  随之而去的是太玄子越高涨的声名。
  ……
  叶千秋在太玄学宫讲道之后的第三日。
  秦国的朝堂之上,生一件了不得的大事。
  嬴政亲政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上。
  长史王绾宣示了朝会三题。
  其一,廷尉归总禀报嫪毐谋逆罪结案情形。
  其二,议决国正监请整肃吏治之事。
  其三,议决秦国要塞大将换防之事。
  这头一件议题就直接导致了文信侯吕不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朝着嬴政请辞相邦一位。
  廷尉当朝宣布了吕不韦涉嫪毐罪案,既违国法,又违背臣德,使秦国蒙羞大乱。
  垂垂老矣的吕不韦艰难站了起来,对着秦王嬴政深深一躬,又对着殿中大臣们深深一躬,没有再多言,直接出殿而去。
  吕不韦的丞相之位,终因嫪毐一案,被罢黜。
  文信侯的爵位还保留,吕不韦可以到洛阳封地去安享晚年。
 
-->>(第12/13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