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景之治”(刘恒号称文帝,刘启号称景帝)六十年代以后,中国发动一连串御侮和开拓战争,大部分军费都依靠这些年累积下来的丰富储藏。
不过黄老政治最大的缺点是使富者更富,贫者更贫;强者更强,弱者更弱。
尤其到了后来,人口渐繁,耕地渐少时,贵族和富农在政府不干涉的保护政策下,大量兼并自耕农,造成一个庞大的地主阶层。
富人的田地一望无际,穷人却连立一个锥子的地方都没有。
黄老政治之际,发生七国之乱。
西汉王朝行政区域的划分,采取“郡”、“国”并存制度。
当时人们的看法,认为周王朝亡于分封,而秦王朝亡于不分封——如果封国林立,到处有皇族据点,陈胜、吴广星星之火,便不会燎原。
西汉王朝则采取折衷办法,一方面仍保留秦王朝的郡县制度,一方面也恢复周王朝的分封制度。
我们用下表说明——王爵封国统辖数县或十数县,地位高于郡,侯爵封国只统辖一县或数乡,与县相等。
刘邦当了皇帝后,原则上皇族子弟封王,非皇族的功臣封侯。
刘邦对封侯不太注意,但因“封王”拥有自己的政府和自己的军队,所以十分重视。
他特地杀了一匹白马,厚着脸皮命大臣向天老爷盟誓:“不姓刘而当王的,天下人共同攻击他。
”但刘邦死后不久,封国和中央政府之间,就开始了离心现象。
战国时代苏秦、张仪的遗风仍在,知识分子和聪明才智之士,在中央政府不能施展抱负,往往投奔封国。
封国既有实力,又有理论指导,欲望遂一天天提高,离心力逐日增加。
这种现象被很多人发现,其中之一就是刘启的宰相晁错。
晁错极力主张把封国的面积缩小,把封王的权力减少。
刘启赞成这种做法,但那些已经够大的封王,当然不愿意接受。
所以在雷厉风行削小了三个封国之后,前一五四年,东方的七个封国,送联合叛变。
这七个封国是:七国封王跟皇帝的关系,用下表说明:从表上可看出,除刘濞、刘戊之外,其他五个封王,都是皇族近亲。
这至少显示一点,政权的安危,与分封与否无关,封国并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制造问题。
当七国联合叛变时,半壁河山,全都陷入叛军掌握。
刘启大为震恐,他想不到他的对手如此强大,懊悔自己孟浪。
七国提出的两个口号,一是杀掉晁错;一是退还削去的土地。
刘启全部接受,那个忠心为国的晁错在上朝途中,在街头被武士摔下腰斩,而且屠灭三族。
七国联军并不因中央政府的屈服而停止行动,刘濞坦白地说:“我自己要当皇帝。
”他的军队已迫近洛阳,但他只信任他的儿子,而不相信他手下几位有谋略的将领:田禄伯、桓将军、周丘。
中央政府方面,刘启却明智地选出周亚夫当大将。
短兵相接的战场上,胜负决定于统帅,只两个月工夫,周亚夫切断吴楚联军粮道,吴楚联军饥疲撤退,周亚夫衔尾追击,吴楚联军大败。
吴楚联军是叛军主力,吴楚联军既败,吴楚二国即灭,其他各封王或自杀或被杀,来势汹涌的七国之乱,转瞬平息。
七国之乱是一个重大转换点,如果七国胜利,中国势必回到战国时代的割据局面,互相并吞,战争不休。
七国失败,使西汉王朝顺利的通过瓶颈,统一形势更加坚固。
刘启乘机收回各封国的行政权和军权,在封国掌握大权的不再是“封王”而是“国相”(封国的宰相)国相由中央政府派遣。
中央政府遂成为真正的大一统政府,有能力作更多的贡献。
儒家学派自从孔丘于纪元前五世纪建立,三百年来,受到很多轻视和打击,但门徒们并不放弃他们的努力,而且借着聚集学生讲学的方法,使他们的学说,继续传播。
陈胜、吴广引起全国性混乱时,除了参加战争的军人,天下最忙碌的,莫过于儒家学派人士了。
孔丘七世孙孔鲋就抱着儒书,四处投奔那些叛军首领。
他们受到的待遇也很可怜,刘邦就是第一个厌恶儒家学派的人,他见了儒家学者——儒生,就把他们的帽子抓下来,当众往里面撒尿。
但儒家学者仍苦守着不去,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处境的尴
-->>(第3/4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