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小月阿姨H(1-5卷510未删节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分卷阅读354(第2/4页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令(辽东督师)他得到消息,立刻统率五千骑兵向北京驰援,日夜不停的奔驰四百公里,到达北京时,人与马都疲惫不堪,但仍在广渠门(北京城门之一)外,击退后金兵团的攻势。

    可是北京那些勇于内斗的官员们并不感谢他,反而认为他应负不能阻挡敌人攻破长城的责任。

    而被攻陷的喜峰口(河北迁西北)却是属于另一个军区——蓟州军区。

    皇太极对这个屡次阻挠后金军事行动兼杀父之仇的袁崇焕,尤其恨入骨髓。

    一个小说上虚构的反间谍故事,移上真实的政治舞台。

    熟读《三国演义》的皇太极,运用“周瑜计赚蒋干”的方法,实施他的阴谋。

    这个阴谋中扮演蒋干角色的是两个被俘虏的明王朝宦官,他们在睡梦中隐约听到看守他们的后金卫士如下的耳语对话。

    一个问:“今天怎么忽然停战?”一个答:“我看见可汗骑马走向敌人阵地,有两个人迎上来相见,密谈了很久。

    大概袁崇焕有什么秘密信息,事情很快就会解决。

    ”两个宦官不久就自以为很幸运的逃出牢笼,回到北京,向第十七任皇帝朱由检告发。

    不但朱由检大大的震怒,几乎所有的官员都额手称庆叛徒的奸谋败露,使北京得免陷落。

    袁崇焕被捕,在舆论沸腾中,受到磔刑处死。

    过了十六年,后金汗国(那时已改称清帝国)攻占北京,公布这场公案的内幕,用以炫耀自己的聪明,嘲笑明王朝官员愚蠢如猪。

    袁崇焕冤狱,为后金汗国铲除了一个最大的劲敌,但皇太极仍继续追求和解。

    他发现汉民族对“金”这个国名,和“女真”这个族名,有一种无法泯灭的憎恨感情,阻碍两国接近。

    而“可汗”也只是部落总酋长的称谓。

    于是,就在一六三六年,第一次入塞撤退后,采取一项重大而激烈的改变:取消“金汗国”改称“清帝国”;取消“女真”改称“满洲”;取消“可汗”改称“皇帝”并且进一步取消自己原来的中国姓氏“佟”改姓女真姓氏“爱新觉罗””彻底泯灭“建州女真”和“建州卫”臣属过中国的那一段历史。

    杜撰满洲人的起源,宣称是三位仙女中的一位仙女的后裔。

    为什么改称满洲?历史学家有很多解释,我们认为可能为了纪念建州卫的创立人,他们伟大的英雄祖先李满住。

    “满洲”“满住”声音相似。

    这不是没有前例的,四世纪大分裂时代吐谷浑汗国,就是用他们祖先慕容吐谷浑的名字,作为部落和汗国的名字。

    自此次改称之后,清帝国对“金”、“女真”、”可汗”无论在文件上或书籍上,全部一笔勾销,好像地球上根本没有这回事一样。

    当然他们无法没有遗漏,所以我们才知道。

    不过,和解仍不能达成。

    明政府要求清政府去掉皇帝的尊号,改称国王,作为像朝鲜一样的藩属。

    清政府则要求两国的地位平等,而且还要把长城以北的三个据点割让。

    双方事实上都无法接受对方的条件。

    明政府更有一个心理上的困难,那就是清政府那一撮人在理论上显然是一群叛徒,要是公开承认它的合法而又尊严的地位,有违儒家的“汉贼不并立”的正统思想。

    而且自从十二世纪秦桧诬杀名将岳飞,跟金帝国和解,因而招致唾弃以来,中国人对于和解有一种罪恶的印象,认为凡是主张作战的都是民族英雄,凡是主张和解的都是投降屈服的卖国贼——即秦桧系统的认贼作父的汉奸,连皇帝都不敢公然触犯这些禁忌。

    一六三八年,明王朝已残破不堪,清军作第四次入塞时,河南军区司令官(河南四川军务总理)卢象升,率军增援北京。

    朱由检问他的意见,希望听到主和的建议,但卢象升正色说:“我主战。

    ”朱由检只好默不作声。

    卢象升是一个主战派的典型,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,事实上他就在这一战役阵亡。

    但他的政治见解——明明战不胜而偏要战,却严重的伤害了他所效忠的国家和政府。

    皇太极终于把明王朝的锦州、松山先后夺取,并且在松山生擒了明军总司令(蓟辽总督)洪承畴。

    山海关外,只剩下宁远(辽宁兴城)一个据点。

    朱由检命国防部长(兵部尚书)陈新甲加速跟清政府接触,经过无数次往返,已进入可行

-->>(第2/4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