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明嫡长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55节(第3/3页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你觉得民告则管,民不告则不管这有意义吗?”

    “臣不解皇上之意,为何没有意义?”

    “朕身在九重,都听人说过皇权不下乡。地方豪强劣绅在乡间称王称霸那么多年,除非是完全活不下去,否则有几人敢告官?”

    张璁被问得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“到最后,朝廷就是助纣为虐,认了豪强之家所侵占的土地,还将这些土地编在了新的鱼鳞图册之上,帮助他们进行了确权,丈一次田,反而是将过往的违法行为全部合法化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,大明疆域万里,全国上千个县,各类兼并行为不知凡几,其中善恶也不一定好分,若不如此,臣只恐反民四起。”

    “民是不会反的,豪绅才会反。”

    但是‘小资产阶级’是有软弱性的。

    这最后的一句话朱厚照没讲,讲了这些人也听不懂。

    “还好你今日来见了朕,朕话说在前头,这个办法万不可用,你要么堂堂正正,这样一来总算为普通的百姓谋了利,豪绅就算不满,但百姓得利,他们便起不了势,似你那样,百姓有苦不敢言,豪绅对于丈田又心怀不满,反而是两头都得罪。

    天下的难事,没有一件是不强硬、不流血就能办成的。清丈田亩时,主动上报隐田可以不予追究这倒不关键,做了也就做了。可你说的头一条不行。”

    张璁抿了抿嘴唇,他本来还被靳贵说服了呢。

    朱厚照则奇怪,他印象中张璁也是那种手段狠绝的人,“是不是有人和你说了什么?”

    “陛下目光如炬,这是靳侍从和臣商量得来的。”

    这么说就好理解了,难怪。

    文人总是这样,喜欢动那个心思,耍些个小聪明,做事情和稀泥,风格上喜欢和光同尘,总觉得这样圆滑一下事情才好办,然后将之称为智慧。

    实际上这种智慧是要分情况的。

    丈量田地是真金白银的利益之争,可以和稀泥的空间是很小的。

    “山东的情况是最好的,你先在山东试丈量一次吧。说得都对做起来全错,那也没用的。先试试看效果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