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04节(第3/3页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“左满舵,转向!”

    巴勃罗的旗舰率先改变航向,把整个船头向侧面调转,而将侧舷上的火炮对准那铺面而来的黑压压“船潮”。

    其余荷西联军炮舰纷纷效仿,他们按照队形,错开布置,变成一个半圆弧形的横阵

    以求最大可能的吧火力投送面对准敌人

    这个火力密度可不小

    约八十艘炮舰,平均每舰载炮二十四门,侧舷就是十二门,合计九百六十多门火炮。

    如果放在陆军,相当于御前五军所有炮营火炮之和,还要多

    这就是海战和陆战之间的巨大鸿沟

    而相比较之下,明军这边,看似汹涌,实则武器装备上逊色得多,能配备十门火炮的舰船,屈指可数,大多数小型福船,只是有几门碗口铳,或是佛郎机自卫而已。

    不过范德林与巴勃罗也不敢掉以轻心,当初郑芝龙也是靠着上百艘小船,硬生生咬死荷兰人九艘夹板炮舰。

    而明军这边,海军委派的督军黄昭,头上汗流如注

    大明海军将领和士卒,普遍都比较年轻

    不仅是海军都督郑成功,如黄昭这种中层将佐,也不过二三十岁

    这还是他第一次指挥如此的大规模的海战

    当然,郑成功交给他的任务,并非是要凭借眼下看似“庞大”,实则乌合之众的数百艘武装商船,就能吞下面前的荷西炮舰。

    而是尽可能的打乱对方的部署

    风帆炮舰时代的海上战争,与同时期陆地上的线列步兵比较相似

    都是一种几何学和意志力的比拼

    简单来说,对于炮舰而言,只要能尽可能的维持横列队形,哪怕只是最简单的一字长蛇阵。

    而郑成功明白,如果只是比拼火力,大明海军并不占上风

    所以,最好的办法,就是先扰乱荷西联军的阵型,最好能用“船海战术”将对方切割成多个碎片,独自为战。

    届时,作为主力的海军炮舰再于众多武装商船的掩护下,捉对与敌方炮舰近身搏斗。

    这样,敌方在火力上的优势,就会被大大削弱,不得不陷入一对多的接舷战中来。

    到时候,明军船多、人多的压倒性优势,便能彻底砥定战局。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