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慑寰宇,不用黑科技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37章 皇帝回京听取内阁汇报(第3/4页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好听的话,那也难以预料后果。

    但现在看朱由检这样子,显然并没有出现这类事情。

    悬着的心也就落下了。

    朱由检其实倒觉得登州推行新政的速度,已经算得上快了。

    毕竟他去皮岛这一趟来回,也才一个多月。

    登州发生的变化已经不小了。

    他本来还想过是否要换掉孙国祯。

    但现在觉得就让他留在这个位置上也还可以。

    朱由检想到自己当初要王世德去江南找的十二个人,除了已经见到的六人,剩余的六个应该也到京城了,应该马上回去见一下。

    于是告知孙国祯和张可大,自己一行人就要返京,为避免地方骚动,还是不加张扬。

    孙国祯自然只能同意。

    张可大提出,为安全起见,是否派兵护送。

    朱由检挥挥手道:“不用!”

    他有二十四名侍从营锦衣卫,足以保证安全。

    若是有大队士兵跟着,反而太显眼,而且拖慢速度。

    就这样除了周文郁留在登州。朱由检和汪汝淳、陆云龙、张岱、柳敬亭,还有张渊率领的二十四名侍从营锦衣卫,骑马回京。

    这回京的速度却比来时慢了许多。

    用了十天的时间,在十一月上旬末返回京城。

    朱由检见过周皇后之后,便在文华殿召见了陈仁锡、徐光启、温体仁、熊明遇、周延儒。

    内阁众人向皇帝汇报了这两个月里主要大事。

    首先战时新政各项推行情况。

    科举变革方案已经初步制定,并下发给下面各州县。

    童生各项考试阶段,四书依旧全文保留必修,五经内容则选编重要部分。

    诸子百家在陈仁锡的主持下,精华内容也选编成一册。

    此外加考箭法武艺,加考度数学(包括算学与几何)。

    明年二月北方各地的县试,四月府试打算初步按照新的方案来进行考核。

    南方的县试、府试、院试则相应延后四个月到六个月不等。

    关于卫所兵制改革。

    卫所兵本已经大多变成农民或从事其他行业。

    主要问题是对已经变成民田的卫所屯田查核,纳入交税

    另外各地招募军队的编制,职衔等级、退役时间需要制定章程,正在和兵部商议中。

    新创建的宣化部正在冯梦龙和凌蒙初的主持下有序运行。

    并且已传令各地以县为基础,建立宣化分司。

    人员招募参考课税提举司。从童生、生员中招。

    也招募部分说书、戏曲等人员

    财税方面,盐课提举司已经初步扩展成为课税提举司,并从户部独立出去。

    内阁已经决定给课税提举司一定的直属军队的权力。

    京城从京营中选出三千人的军队,归课税提举司调遣。

    县一级的课税提举分司,可拥有三百人左右的直属武力。

    人员先从当地民军中调拨。

    另外课税提举司官吏,俸禄可比同级官员高一档。

    但官吏收入和家中产业必须在当地显眼处竖牌公示。

    若受举报贪渎,巡查御史发现财产多于公示,严惩程度比其他部门官员加重一等。

    其他大事方面。

    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个月前已经带着一千名京营精锐士兵奔赴陕北,用拨给的六百万两银,从灾区招募军队,同时赈济灾民。

    此时陕北的旱灾持续已经发展成饥荒。不过因为早派孙、洪二人赶去。

    在饥荒还未发展到十分严重程度时。湖广和四川的粮商,便已经把大批粮食运去。

    孙、洪二人也初步从灾民中甄选招募出十万士兵,以及赈济对应每个士兵的亲属友邻相关。

    因为一人入选,就有相关连十人能领到朝廷救济。

    所以当地灾民参军的热情相当之高,竞争也非常激烈。

    好在孙、洪二人都还算精明能干,所带一千精锐也是阎应元特地挑选的能力出众的士兵。

    募军秩序维持得还不错。

    这一千兵被任命为百总,平均分散在灾区各地招募,每人招一百名。

    事先规定,以后这些百总的升迁奖赏,直接以各自训练所招兵的表现来定。

    若是训练半年,在演习对战中获得名次好,百总有机会升为千总,甚至都司

-->>(第3/4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