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会的气氛,在一瞬间,紧绷得几乎能听见每个人屏住呼x1的声音。
那是一个月sE极佳的元宵之夜,刺史府的花园之内,数百盏灯笼与烛火摇曳生光,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而朦胧的光晕。满座的交州名士与文武官员,皆是衣冠楚楚,围坐於JiNg致的石案之旁,杯盘之间,香气氤氤。可就在这场文人雅集进行到最ga0cHa0之际,张嶷那如同平地惊雷般的诘难,让所有的欢声笑语,瞬间凝结。
众人一片譁然。有人低声议论:「张都伯这是……要当众挑战林从事?」「文武相争,这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场面啊!」士壹的嘴角,更是g起了一抹毫不掩饰的、幸灾乐祸的狞笑,他乐於见到任何能让林睿陷入窘境的场面。
林睿并未立刻回答。他缓缓起身,目光穿过跳动的烛光,望向那位依旧站在席间、满身刚烈之气、眼神灼灼的张嶷。那一刻,周遭所有的喧嚣,似乎都已远去,整个大殿,只剩下他们二人。
两人的目光,在空中无声地交汇,宛如刀剑在鞘中,发出了第一声清越的碰撞。
片刻之後,林睿脸上那平静的微笑,并未有丝毫的动摇。他举起手中的酒杯,遥遥地,向着张嶷,以及满堂宾客,朗声说道:「张兄此问,直抒x臆,足见丈夫本sE,子明……佩服!」
「然,若无文以立心,则武不过是匹夫之勇;若无武以立命,则文亦不过是无根之萍。诗之道,非徒言风花雪月,更可言心中之志;志不立,则枪虽利,亦不知为何而战。张兄问得好——武人之血,正是诗中之骨!」
此言一出,满座皆惊!士燮抚须的手,微微一顿;郑安的眼中,JiNg光一闪;而张嶷那紧锁的眉头,也似乎舒展了一丝。
林睿不再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,他转过身,对着士燮,长揖及地:「士公,诸位大人,方才子明之诗,不过是抒发羁旅异乡、有志难伸之孤寂。然听闻张兄之诘问,心中亦有一GU豪气,油然而生。请容子明,再献丑一番!」
他略一拱手,随即大步流星地走到早已备好的笔墨之前,提笔,蘸墨如风。烛火之下,一张崭新的绢帛之上,字字如刀,笔走龙蛇——
铁血为诗笔,山河作纸笺。
文能安邦国,武可定江天。
一腔丹心在,不问笔与枪,
千秋谁记取,同心是人间。
诗毕,掷笔!全场再次陷入了一片长久的、震撼的寂静。
风,轻轻掠过烛焰,摇曳的光影,映出每一个人脸上那惊愕得无以复加的神情。如果说,方才那首《月下独酌》,展现的是一种超凡脱俗、洒脱不羁的仙人之才;那麽此刻这首五言绝句,所展现的,便是一种足以囊括天地、贯通文武的、经世济民的宰相之志!
许久,许靖缓缓起身,对着林睿,深深一揖,长叹一声:「文中有骨,骨中藏义,字字铿锵,掷地有声……此子,非凡人也。」
张嶷注视着绢帛上那四句诗,良久未语。然後,他忽然仰天大笑,笑声豪迈而奔放,他举起案前的酒碗,一饮而尽:「好!好一个文能安邦,武能定国!林子明,我张嶷,输得心服口服!」
那一刻,大殿中那根紧绷到极点的弦,终於松开了。众人爆发出了一阵b之前任何时候,都更为热烈的喝彩声,杯觥交错,溢美之词,不绝於耳。而林睿,林子明的名字,也在今夜之後,以一种「文武双全」的、更具传奇sE彩的姿态,正式传遍了整个交州。
夜,更深了。府中宾客散尽。
林睿与张嶷并肩走在返回居所的回廊之上,两人皆是沉默良久。直到走过一片竹影斑驳的庭院门口,张嶷才忽然开口:「你诗中那句文能安邦,武能定国,可是真心?」
林睿停下脚步,转过身,月光洒在他年轻而坚毅的脸上,那双眼眸清亮如镜,映出无所畏惧的光。「若非真心,何必写於人前?」
张嶷注视着他,终於露出了一抹苦笑:「我原以为你不过是一介书生,满脑子都是些不切实际的空谈大道。如今看来,是我错了。」
林睿淡淡一笑:「你也错得不全。我的确曾天真地以为,理能胜势。但到了交州,尤其是经历了那场惊马之祸後,我才真正明白——若没有足以自保的力量,再高远的理想,都只是一纸脆弱的空文。」
他走向石阶,坐下,神情平静无b:「你教我枪法时说过,沙场之上,讲究的是生Si一线。而我拼了命地去学,学的,不是单纯的杀人之术,而是如何让心中的理想,不Si。」
-->>(第1/2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