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、记录,让他亲手T验何为「实证」。
「记录每一次改动。」林睿常说,「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。」
这句话,邓艾刻进了骨子里。
而邓艾,也同样在与林睿的这几日相处中,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。他发现,这位看似年轻的林先生,其脑海中所蕴藏的知识,简直如同一片浩瀚无垠的、深不见底的海洋。无论是水利工程、机械构造,还是数学算筹,乃至於天文地理,林先生似乎都无所不知,无所不晓。他所讲述的那些关於「科学思维」与「实证JiNg神」的理念,更是为邓艾,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。
某日清晨,邓艾匆匆赶来,正好撞见林睿在院中练枪。
晨雾里,枪影翻飞。林睿赤膊立於院中,肌r0U如铁,汗珠在yAn光下闪烁如银。那一枪刺出,空气被劈裂的声音,像长风啸过山谷。
邓艾呆立原地。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力量与冷静共存的画面。那瞬间,他理解了「文能安邦,武能定国」的真正含义。
在他心中,林睿不再只是师者,更像一座山——稳重、辽阔、令人敬畏。
终於,在一日傍晚,当林睿再次与邓艾,在书房中,就着一幅新绘制的河道图,讨论治水方案时。邓艾突然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自己那身洗得发白的儒衫,然後,用一种前所未有的、庄重肃穆的姿态,对着林睿,深深地,长揖及地。
随後,他「扑通」一声,跪倒在地,对着林睿,重重地,磕了一个头,用因为激动而愈发磕巴的声音,泣不成声地喊道:
「学……学生邓艾……拜……拜见……老师!」
林睿大笑着,随即笑着亲手将他扶起:「起来吧,士载。从今日起,你我师徒,当共研治世之道。」他知道,从今天起,自己的麾下,终於有了第一位,真正意义上的——子弟兵!
少年颤抖着起身,眼角闪着泪光。
他心中有无数话想说,却在沉默中变成一个深深的叩首。
夜sE渐浓,灯火摇曳。林睿正准备与新收的弟子畅谈未来,却见邓艾的神情忽然变得纠结。
「老师……学生有一事……不情之请。」
「但说无妨。」
少年抿了抿嘴,目光逐渐坚定。
「学生此来交州,除了求学,还为家乡求生路。」
他「扑通」一声,跪倒在地,用因为激动而再次变得有些磕巴的声音,泣不成声地说道:
「我的家乡……在……在荆州义yAn。那里……那里地处淮河上游,每……每年雨季,河水……河水都会泛lAn成灾,淹……淹没良田,冲毁房屋,百姓……百姓流离失所,苦……苦不堪言!学生……学生斗胆,恳请老师,能用您那通天的治水之法,救一救……救一救我的家乡!」
那声音,撕裂了夜的寂静。
林睿心头一震,久久无言。那跪在地上的少年,不只是为家而求,更是为千万个素未谋面的百姓而哭。
他缓缓伸手,扶起邓艾,语气沉静却有力:「士载,你母亲给了你信念,我给你方法。你要记住——我们学技,不为荣,不为名,而是为救苍生。」
灯火下,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。那一刻,师徒之间的誓约,如金石落地。
这份突如其来的、沉甸甸的托付,如同最滚烫的烙铁,狠狠地,烙在了林睿的心上。他看着眼前这个为了家乡父老而长跪不起的少年,心中,掀起了无b巨大的波澜。
交州红河治水已压力重重,义yAn远隔千里,淮河水系纵横,魏蜀争地,他能接下这份重担吗?